湘雅鎮:一園三基地促進產業繁榮
來源:河南正一有機肥設備 發布時間:2019-01-10 點擊次數:
德州新聞網消息(龔娜李學鵬)11月20日,在山東邦一達有限公司仙雅鎮新建8個水產養殖車間,讓人眼前一亮。走進車間,潔凈整潔的雞舍里有2萬多只白羽肉雞。業主劉金國正忙于指導工人調試有機肥發酵設備。雞糞不落地,直接落到輸送帶上,進入有機肥發酵車間,使有機肥生態環保無污染,雞舍成為一個雞舍。劉金國是很高興介紹。
湘雅鎮黨委副書記、市長李成表示,要實現農村振興,必須以工業為支撐,農業資源綜合利用和農村特色產業蓬勃發展是我鎮的出路,種植業、水產養殖和農村手工業多種多樣。FT工業,農民愿意留在家里,農業和農村現代化有了突破。
李成所說的農村手工業,在北京張社區小微企業孵化園,在北京張村正在裝修的一個村車間里,陳寶堂興奮地介紹說,我們村的車間有三層樓,配有自動扶梯,方便生產。采購和發貨。今天,有34家服裝加工企業在談合作。
說到特種種植,李成很有信心。王浦囤積了200多畝黑皮冬瓜特色種植示范基地,今年豐收,每畝凈利6000多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明年周邊村莊將大規模種植。由孫莊村黨支部創辦的專業種植合作社,在陸豐一號種植了200多畝金銀花秧苗,致力于中草藥的種植,帶動了村民的繁榮昌盛,項目總投資預計800萬元,規劃用地面積為1000畝,是魯西北地區最大的中藥種植基地,明年春天計劃種植丹參、苦參等中藥300畝。每畝純收入預計在5000元左右。受此推動,陳松、侯謙、劉道等村已劃撥300畝土地,計劃種植金銀花等中藥。
湘雅鎮一園三基地的建設,促進了新型農村業態的發展,也為因地制宜地發展工業、繁榮人民開辟了新的道路,下一步,湘雅鎮將繼續推進一批農村特色產業,最大限度地釋放權力,最大限度地發展六大特色產業。李成說:保持活力,促進工業繁榮。
德州新聞網所有作品的著作權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德州新聞網授權,不得復制、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經授權使用本網站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k.違反上述規定的,由本網站承擔責任。
(2)XXX(非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均來自其他媒體。復制的目的是傳遞更多的信息,這并不意味著網站同意其觀點,并對其真實性負責。
本次網絡發布針對廣泛的來源、數量,如未能聯系作者或其他不明原因與著作權人聯系發現本次網絡轉載的著作權作品,請主動與網絡聯系,提供相關證據,我會處理。